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蜂巢能源和st龙净合资储能电池项目开工:一期2gwh!投资5亿!

蜂巢能源和st龙净合资储能电池项目开工:一期2gwh!投资5亿!

发布时间:2024-03-31 14:10:01

  1. 蜂巢能源是上市公司吗?
  2. 蜂巢能源百亿融资的背后
  3. 联手夹击比亚迪?爆长城考虑出售蜂巢能源,宁德时代或接手

一、蜂巢能源是上市公司吗?

蜂巢能源不是上市公司。

蜂窝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12月,是一家专业从事汽车动力电池研发,试生产、试装配、量产和原材料生产的新能源科技公司。

作为一家新的电池技术企业,蜂窝能源专注于研发系列的材料、电池和系统,并立志成为全球高端贴牌生产支持系统中的动力和储能电池系统供应商。

相关信息:

据路透社报道,长城汽车(601633)旗下电动汽车(ev)电池制造商蜂巢能源董事长杨红新表示,蜂窝能源公司正在与潜在投资者谈判,将筹集30-50亿元人民币(4.62-7.7亿美元)。蜂巢能源的前身是长城汽车动力电池事业部。

在这轮新融资之前,蜂巢能源的估值为260亿人民币。杨红新表示,该公司计划明年在科创板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据企查查app介绍,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法定代表人为杨红新,公司致力于下一代电池材料、电池、模块、电池系统、bms储能系统和太阳能技术的研发、制造和创新。企查查融资查询显示,该企业目前共经历2轮融资。

二、蜂巢能源百亿融资的背后

撰文 / 钱亚光

编辑 / 刘宝华

设计 / 师瑜超

题图 / 朱英杰

7月30日,工信部发文称:“2021年上半年,在‘碳达峰碳中和’宏伟目标引领下,全国锂离子电池行业实现快速增长,产品质量和工艺技术不断提高,光储一体化趋势明显,投融资市场活跃,产业发展趋势整体向好。”

据研究机构梳理,上半年骨干企业公布锂离子电池产业链投资项目近百个,总投资金额超过4900亿元。同时,宁德时代破万亿市值,无钴电池量产下线、电池专利争端、钠离子电池官宣等消息,让动力电池已经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工信部发文同日,蜂巢能源b轮融资交割仪式在江苏常州举行,融资总额达102.8亿元人民币。本轮融资由中银投领投,国家 科技 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子基金、碧桂园创投、深创投、建信投资、idg、三一重工、小米集团、湖州海松、华兴资本等,国投招商、九智资本等跟投。

截止目前,蜂巢能源已经完成了三轮融资。2020年4月,蜂巢能源完成10亿元融资,投资方是国投招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2021年2月25日,蜂巢能源完成35亿元a轮融资,中银投、国投招商联合领投。

三次融资之后,蜂巢能源估值大约为362.8亿元,股东增至50个,长城控股所持股比已从64.8%下降至46%。众多股东的参与,让公司实现了资本多元化,利于其充分融入市场竞争,开发外部客户,让蜂巢能源快速转向独立供应商。本次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新技术研发和新工厂建设。

蜂巢能源的前身是长城 汽车 动力电池事业部,自2012年起开展电芯预研工作,2018年2月独立为蜂巢能源 科技 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车规级动力电池原材料制造、研发、试验、制造、组装、销售于一身的第三方oem供应商。

动力电池应用分会数据显示,蜂巢能源自2020年4月开始装车配套,8月就进入了动力电池装车量排名的top20,2020年蜂巢能源装车量为484.90mwh,国内排名第13位,市占率0.78%。今年上半年,蜂巢能源国内动力电池装车量为0.84 gwh,升至第7位,市场占比1.6%,销售收入15.45亿元,同比增长350%。

独立不到3年,蜂巢能源已经成为中国乃至全球动力电池赛道上的“新黑马”,并成为备受资本追捧的“宠儿”。投资者到底看中它的什么特质?

其实原因很简单,现在投资就要投未来,要看被投者在不在正确的跑道上,有没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蜂巢能源凭借自身强劲技术实力,展现了不断创新的思路和技术,让业内看到动力电池在安全和成本控制上的更多可能性,并在客户结构、产能供给、供应链安全、产品竞争力等环节,做好了前瞻性布局。

随着整个新能源 汽车 产业的迅速发展,客户配套的陆续展开,蜂巢能源通过技术先进性和产能规模化形成的竞争优势,会越来越明显。

材料创新,多管齐下

现在车企对动力电池特性也有了多元化需求,比如高能量密度、高倍率快充能力、低成本、高安全性,而电池的化学体系和综合设计就是在这些特性之间进行博弈。而动力电池的创新,其实主要集中在两大方面,一是材料,二是工艺。

在产品研发方面,蜂巢能源董事长兼ceo杨红新透露了两条策略:第一,投入很多资源,去做并行开发,以确保企业能看准路线;第二,抓主流,虽然存在很多技术路线,但有的未来五年也不会成为主流,那就抓主要矛盾,先集中扩产。

目前来看,蜂巢能源很好地贯彻了既定策略,在磷酸铁锂、三元中镍、无钴电池、固态电池等方向上都有布局,其中无钴电池是公司的特色,也是未来重点发展方向。而在电池形态上,方形、软包和圆柱全覆盖,而且所有产品都有很大的确定需求。

到明年,在蜂巢能源产品中,可能40%是磷酸铁锂电池,40%-45%是三元锂电池,剩下的15%左右是无钴电池。再往后,无钴电池的比例会继续上升。

在无钴电池方面,蜂巢能源采用了二元镍锰酸锂正极材料,并引入阳离子掺杂和单晶技术,解决缺少钴元素情况下的电池结构稳定性问题,比三元锂电池更安全、循环寿命也更长,比磷酸铁锂能量密度更高、成本比同级别三元锂电池有明显下降。

目前量产下线的单晶层状结构无钴电池能量密度为240wh/kg,容量为115ah-meb的产品,循环寿命 2500次。新产品还通过了150 的热箱测试和140%soc的过充测试,拥有 gb / iec62660 / ul2580/ un38.3等多项标准认证。

2021年7月16日,蜂巢能源在江苏举行了首款无钴电池量产下线仪式。其常州工厂规划了年产2万吨的无钴材料产能,配套无钴电池的新车型欧拉樱桃猫即将投放市场。

在三元锂电池上,蜂巢能源将主推的是单晶高电压的ncm613电池,能量密度比ni55要高,钴含量比ni55要低,所以其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从明年开始,随着蜂巢能源无钴电池和高电压ncm613电池的上量,ncm811电池将被逐步替代掉。

在磷酸铁锂电池上,蜂巢能源在2020年底能量密度已经做到170wh/kg,2022年将做到200wh/kg,2023年负极通过添加硅将做到230wh/kg。

工艺创新,轻装前进

蜂巢能源除了用材料创新方面独树一帜,在工艺创新方面也同样走在行业的前面,而这主要是因为蜂巢能源属于新进电池供应商,没有存量旧工艺设备包袱。

随着 汽车 动力电池的发展,传统的卷绕方式电芯对壳体空间的利用不够充分,而且容易导致局部过热。

而叠片工艺规避了卷绕工艺拐角易断裂以致内短路、进而引起热失控的风险,让电池能量密度更高,内阻更低,放电性能更好,循环寿命更长,成本更低,且大幅提升安全性。

叠片工艺由于设备、工艺、制造、效率等方面的瓶颈,目前单工位效率低,制造成本高、产品一致性难以把控、生产过程繁琐,而现有电池厂商的卷绕工艺生产设备生命周期远没有结束,所以大部分电池厂商无法快速更新生产线。

由于其成立时间较晚,产品线较新,所以蜂巢能源在叠片工艺上具备后发优势。它率先引入高速叠片工艺,还提出了更先进的超高速叠片3.0技术,目标速度0.125s/pcs,相比目前的0.25s/pcs,效率翻倍,并可用于大于600mm的大电芯生产,单片效率提升380%,制造设备总价减少25%,用地面积减少45%。该技术将于2023年量产。

干法涂布工艺,可以大幅提升能量密度,电极厚度可做到现在的10倍,而且可以通过减少涂料搅拌设备,省掉干燥和压缩的设备大幅缩减占地面积。蜂巢能源表示,已经自研成功干法涂布设备、工艺和粘结剂。

综合上述两项工艺,蜂巢能源可大幅提升单线电芯生产速度,并可减少电芯生产工艺的工序,最终实现生产成本的明显降低。

在单体电芯能量密度短期内无法突破的情况下,只能通过结构变化提升整体能量密度。现在电池厂家推出取消电池模组的ctp(cell to pack)技术,让整个电池的能量密度大幅提升。

蜂巢能源也推出了自己的ctp无模组电池技术,并做出了600mm l6薄片长电芯,不但弥补了磷酸铁锂材料能量密度方面的短板,而且良品率、直通率、爬坡率可能会更容易实现,今年年底就会有采用蜂巢ctp电池技术的新车上市了。

蜂巢能源还在积极研发干电极技术,该技术不但可以将电池的性能提升5-10%,还可以让生产车间的占地面积减少55%。另外,蜂巢能源还与西门子等合作伙伴在ai制造方面有多项合作。

着眼全球,前瞻布局

现在新能源 汽车 发展速度非常快,一旦在欧洲、中国电动化渗透率超过了临界点,则可能引发进一步的质变。这就使得动力电池产能成为 汽车 企业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

对于蜂巢能源来说,一方面依托于长城的需求,开始走量;另一方面,其在其他车企也拿到了不少订单。据杨红新透露,蜂巢能源对外的订单也相当于2023年之前能达成的产能,全部都有订单在手。

杨红新表示,蜂巢能源在资本、订单上都有保障,现在主要是快速解决产能瓶颈,“未来5年各动力电池企业的竞争主要包括产能规模、质量管控和资本实力,现在就是借助资本的力量,坚定地把有竞争力的产品快速做大。”

因此,蜂巢能源在国内和国际上对产能进行了广泛的布局。其在国内的产能主要分布在长三角、长江中游和成渝地区三大经济圈。

2019年11月,蜂巢能源位于江苏常州的动力电池工厂一期项目正式投产。该工厂总投资80亿元,产值超130亿元,规划产能18gwh,共分三期建设。

2021年初,蜂巢能源斥资71亿元在四川遂宁建设20gwh动力电池工厂,投资71亿元在湖州南太湖新区建立年产20gwh的动力电池新基地。这些工厂在明年下半年都可以陆续建成投产。

4月,蜂巢能源宣布在马鞍山投资110亿元建设电芯及模组生产研发基地,规划年产能28gwh。6月,蜂巢能源宣布将在南京溧水投资56亿元,建设总产能14.6gwh的动力电池生产基地。

此外,蜂巢能源去年开始启动了产能国际化布局。

2020年11月,蜂巢能源宣布在德国建设电池工厂和研发中心项目,总投资20亿欧元。根据规划,电芯工厂将于2023年年底建成投产,产能24gwh;模组工厂最早可在2022年年中投产,预计可满足30万至50万辆电动 汽车 所需的动力电池。

蜂巢能源还计划在泰国建设模组工厂,配套长城 汽车 和其他一些国际客户辐射整个东南亚、东盟市场,并在将采取合作的方式在印度建设动力电池工厂。

2022年,蜂巢能源预计建成总产能70gwh左右,再结合2023-2025年规划,配合海外产能,2025年其产能总目标超过200gwh。

根据中国 汽车 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全年动力电池装车量累计为63.6gwh,而2021年上半年动力电池装车量累计52.5gwh,同比累计上升200.3%。以此发展速度看,蜂巢的产能规划非常有前瞻性,不是空中楼阁,而是未雨绸缪。

小目标,今年进前五

根据中汽协的数据, 2021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 汽车 累计销量达120.6万辆,同比增长207%,已超过2020年全年的新能源 汽车 销量,并且远超于 汽车 市场总体销量25.6%的增长率。

蜂巢能源诞生自长城 汽车 内部事业部,对整车需求定义有更好的理解,可以更快速开发出更满足消费场景的电池产品,定义电池产品的标准。

目前,蜂巢能源已经在行业中推出了高速叠片工艺、无钴电池、热阻隔电池包等技术产品,其创新思路渗透到了材料开发、工艺革新、智能制造升级等多个维度。

根据长城 汽车 公布的2025年规划,目标是每年销售400万辆 汽车 ,其中80%是新能源 汽车 。长城 汽车 本身的动力电池需求量,为蜂巢能源初期迅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未来蜂巢能源将尽快摆脱对长城 汽车 的依赖,扩大外供。明年为长城 汽车 的供货将从现在的70%降到50%左右,2025年将降至30%,其余70%外供。

蜂巢能源执行副总裁王志坤称,除了长城 汽车 ,蜂巢能源目前已经拿到了吉利 汽车 、东风 汽车 、psa、合众、金康、天际、零跑等25个主流车企的电池定点。7月,蜂巢能源宣布已与全球第四大 汽车 集团stellantis达成总额约160亿元的动力电池订单,预计2023年开始供货。

此次b轮融资超百亿元,充分说明蜂巢能源的实力和美好前景得到了越来越多投资机构的认可。今年装机量4gwh,进入动力电池供应商前五,是蜂巢能源的阶段目标,而未来进入行业第一梯队,才是蜂巢能源的真正理想。

三、联手夹击比亚迪?爆长城考虑出售蜂巢能源,宁德时代或接手

长城汽车要出售旗下的电池公司,而接手的是宁德时代?这一消息瞬间引发热议。9月6日,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长城汽车正在考虑出售其在蜂巢能源的(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的股份等方案,因为这家电池公司的首次公开募股可能会被推迟。

上述知情人士称,长城汽车已与潜在买家进行了初步谈判,其中包括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知情人士称,宁德时代已对该资产进行了初步尽职调查,但不确定两家公司是否会继续进行交易。蜂巢能源去年申请在科创板上市,计划筹集高达150亿元人民币的资金。有知情人士称,在中国暂时放慢上市步伐之后,ipo计划可能会被推迟。

对此,蜂巢能源总经理杨红新对明镜pro表示此为“假新闻”。晚间,蜂巢能源执行副总裁、董秘王志坤对明镜pro回应表示,2023年公司订单充裕,各项业务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将加快发展新一代短刀电池、新体系电池、超高速叠片等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

王志坤强调,蜂巢能源已经申报科创板ipo,正处于二轮问询阶段。有关长城汽车将出售蜂巢能源的传言,王志坤表示均为不实报道,长城汽车并非蜂巢能源股东,也不持有蜂巢能源股权。

蜂巢能源成立于2018年,致力于开发和制造汽车电池和储能系统。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统计,2022年1-12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为294.6gwh;其中,蜂巢能源动力电池装车量为6.1gwh,市场占有率仅2.07%。今年1-7月,蜂巢能源电池装机量2.63gwh,市场份额1.43%。

而彭博社称,长城汽车持有蜂巢能源约39.4%的股份,拥有约76.5%的投票权。蜂巢能源的ipo招股说明书显示,长城汽车未在其直接持股的股东名单之中。不过,蜂巢能源的第一大股东保定瑞茂为长城汽车母公司保定市长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长城汽车股份公司未持有蜂巢动力股份。

而从业绩来看,招股说明书显示,蜂巢能源在2019年-2022年期间,营收分别为9.29亿元、17.36亿元、44.74亿元和99.70亿元,营收连年增长,近3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39.62%。不过,该公司的净利润来看,其2019年-2022上半年蜂巢能源分别亏损3.26亿元、7.01亿元、11.54亿元和8.97亿元。从毛利率表现来看,2019年-2022年蜂巢能源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6.64%、0.89%、3.23%和4.57%。

作为对比,2020年-2022年,宁德时代主营业务毛利率为26.50%、23.14%和17.42%;亿纬锂能为29.01%、21.49%、16.19%;国轩高科为24.28%、17.66%和16.79%。当然这和蜂巢处于高速扩张期有关。

另外,财务数据显示,2021年-2022年,蜂巢能源的电池包、模组和电芯价格普遍低于市场价格。如:2022年,三元电池包市场价格为1.18元/wh,而蜂巢能源的价格为1.04元/wh;磷酸铁锂电池包市场价格为1.03元/wh,而蜂巢能源为0.88元/wh;三元模组市场价格1.1元/wh,蜂巢能源价格为0.74元/wh。

而分产品来看,蜂巢能源的主要收入来自电池包产品,这块业务贡献了其大部分收入。

从2019年到2022年上半年,该产品贡献的营收分别是8.117亿元、16.5亿元、36.923亿元和20.917亿元,分别占比99.86%、98.74%、87.11%和60.08%。另外,模组和电芯两大业务虽然在2020年才有营收数据,当年占比分别是0.16%和0.08%,但到2022年上半年这两大产品的营收占比已经达到了20.07%和18.22%。此外,储能产品在2019年的营收占比为0.14%,到2022年上半年该产品的营收占比为1.63%。

值得一提的是,蜂巢能源的模组和电芯产品的采购自宁德时代。招股说明书显示,在2022年上半年,在蜂巢能源的供应商中,宁德时代继续提供模组和电芯,但是采购额占比仅为5.42%,在供应商中位列第四。而在2021年和2020年,相对应的采购额占比为10.27%和50.55%,对应的名次为第二和第一。由此可见,蜂巢能源大幅度降低了采购宁德时代产品比例,拓展了原材料的来源。

而在主要客户中,长城汽车、合众汽车(哪吒汽车)、零跑汽车、深圳安仕新能源、吉利控股是蜂巢能源前5大客户。其中长城的采购占比超过总销售的50%,在2022年上半年达到56.95%。

而在外界最为看重的研发方面,在2020年-2022年,蜂巢能源的投入分别为3.80亿元、7.24亿元和11.45亿元,研发费用逐年较快增长,累计占3年营业收入总额的13.9%。今年5月,蜂巢能源发布l500储能专用叠片电芯,该款电芯单体容量325ah,长循环寿命超12,000次。相比目前主流的280ah储能电芯,新品可实现pack级降本超10%。

在ipo上,蜂巢能源自创立之后就一直持续对外披露其有上市计划。2022年10月,蜂巢能源向上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但在2023年3月31日,蜂巢能源因上市申请文件中财务资料已过有效期,上交所中止其发行。2023年6月30日,上交所资料显示,蜂巢能源已更新提交相关财务资料,上交所恢复了发行上市审核。目前尚不清楚监管机构是否对答复感到满意。

蜂巢能源的ipo文件显示,蜂巢能源已完成七轮私募融资,其支持者包括小米集团支持的投资基金碧桂园创投、鼎晖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和小鹏汽车等。一份补充文件显示,2021年12月的一轮融资后,这家初创公司的估值约为460亿元人民币。

根据蜂巢能源的招股书,该公司此次上市募集资金规模达150亿元,其中用于扩产的金额超过110亿元。公司预计2023年形成产能31gwh,2024年形成产能77gwh,2025年形成电池产能105gwh。截至发稿,宁德时代没有就此事对明镜pro作出回应。而从目前来看,宁德时代似乎没有收购一家国内电池企业的需要。

宁德时代在动力电池的产业链之外,也积极扩展了自动驾驶、芯片、汽车制造、储能等领域的投资版图。但是,至今宁德时代没有收购、入股过任何一家动力电池企业。从产能来看,目前国内的产能已经出现过剩。

今年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一汽集团董事长邱现东曾透露,2022年至今,50多家企业对外公布的亿元以上的投资项目超过125个,总投资预算超过1.4万亿,产能规划超过2,500gwh。这些产能与现有产能相加接近3,000gwh,对应装车量约4,000万辆,国内市场难以承载如此庞大的电池产能。

而再看宁德时代,中信证券研报显示,根据宁德时代当前已公告项目,预计其2025年宁德时代产能有望达到1,000gwh,成为全球首个twh级别电池厂。在这种背景下,收购蜂巢能源也似乎有点多余。不过,宁德时代如果真的直接收购蜂巢能源大部分股权,这也将是电池行业的一个重大事件。

在收购蜂巢能源之后,宁德时代预计也会进一步和长城绑定,这将有助于拓展其市场。另外,作为比亚迪在电池能源和整车上的两大对手,本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基本计算模式,宁德时代+长城可以对比亚迪形成事实上的夹击,如果这种格局形成,倒是很有意思的改变。当然这只是我们的猜测。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明镜pro,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Top